1、报名(一)报名对象和条件我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在省教育厅、省中招委的领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管理,设区市和县(市)教育局、中招委组织推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采取志愿兼报,一考多分流,为普高和各类高、中等职业院校选拔人才。应届、历届初中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均可报名参加中考。各级中招部门和初中学校要严把中考报名关,严格审察报名者的学历条件,严禁以任何理由允许没有完成初中三年学历教育的学生参加中考。考试报名普高均衡招生志愿的考生,只限于在籍直升应届初中毕业生(学籍在本校,且初中一年级至初三均在本校学习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含按规定正常转学和休学学生),对外来务工职员随迁子女的考试报名资格认定,各地可依据当地实质拟定有关规定。考试报名师范定向的考生需要是志愿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且是需要县(市、区)户籍的生源,根据江西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有关工作的公告》(赣教师字〔2018〕6号)进行面试和体检。各设区市可结合当地实质确定报名条件认定方法。考试报名五年制高职和高专的应届、历届初中毕业生需要参加当年中考。(二)报名方法准时间1.中考采取在线报名方法。2.报名时间4月十日至16日。(三)报名方法及其他1.报名地址(1)考生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考试报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凭学籍有关材料至就读学校报名。(2)历届初中毕业生持初中毕业证书到所在县(市、区)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招办)指定地址报名。(3)外来务工职员随迁子女报名,由各地依据当地实质拟定有关规定,各地应明确和健全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考试报名条件、招生录取等有关政策,为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2.考试报名类别中等学校招生报名的类别划分为三类:一是高中类(含重点高中、重点建设高中、一般高中);二是高、中职类(含高职和高专、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或职业中专);三是师范定向类(定向培养乡村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和婴幼儿园师资的院校)。考生考试报名类别按考生第一志愿划定。考生填报志愿需要规范、慎重,学校需要认真负责地指导考生填报志愿,不可以包办代替,志愿应由考生和父母自主决定。考试报名师范定向的考生可以兼报高中类和高、中职类志愿。考试报名高中类的考生可以兼报高职和高专、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或职业中专。3.报名步骤4月十日前,报名点登录江西教育考试院网www.jxeea.cn或江西教育网www.jxedu.gov.cn录入考生报名信息和数码拍照,并发放考生登录报名序号及密码条。4月十日至4月16日,考生登录江西教育考试院网www.jxeea.cn或江西教育网www.jxedu.gov.cn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和填报志愿。高中类志愿(含职业高中或职业中专)和师范定向类志愿,按设区市的有关规定填报;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在8月1日-7日。4月17日至4月18日,所有考生均须到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在打印的《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上签字确认。8月1日-7日,考生可登录江西教育考试院中考在线报名系统(http://111.75.211.152),填报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志愿。4.报名怎么收费报名时须交中考报名、考务费。按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核定的怎么收费,考生每个人交报名费5元、考务费每科10元。县(市、区)中招办在收齐各中学报名点的报名和考务费后,于4月22近日将报名及考务费总额统一汇缴至江西教育考试院。2、考试(一)考试考哪几科及形式考试考哪几科:思想品德、历史、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物理、化学、体育。其中,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开卷考试),物理与化学实行同场分卷考试。考查科目:地理与生物、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科目是不是计入中考总分,由各设区市自定。(二)各科分值思想品德70分;历史50分;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其中听力占22.5%,计27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体育50分。(三)考试时间中考考试时间为6月17日至19日。体育考试时间统一安排在5月份由设区市组织推行。(四)报考条件体育报考条件:按江西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公告》(赣教办函〔2017〕234号)文件实行。英语听力测试需要:英语听力测试时间20分钟,在全省统一规定的英语考试时间内,各考试知识点统一播放录音光盘或磁带。听力残疾的考生可凭听力残疾证明或三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专项鉴别证明选择英语听力免试,其英语科目总分按考生笔试分数1.29计算,也可选择参加英语听力测试。二者均选的以英语听力测试成绩计算总分。(五)考试知识点、考场设置及监考考试知识点要相应集中,各县(市、区)中招办可依据既便捷考生又有利管理的原则统筹安排。对少数集中到县(市、区)考试确有困难须在乡一级设考试知识点的,须报省、市中招部门审批。考试统一用金属探测仪检查入场,实行循环交叉监考。考试报名高中类和高、中职类的考生统一编排考场;考试报名师范定向类的考生单独编排考场。(六)艺术类专业加试或面试方法文静、体育运动学校招生,原则上不需要考生参加专业加试或面试,凡需要进行专业加试或面试的,报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后,由招生学校组织进行。3、阅卷阅卷、统分、登分均由设区市中招办依据省有关规定进行。考试报名师范定向类考生的答题,统一由设区市中招办组织阅卷、统分、登分。考生成绩只公告考生本人,允许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分数查询,不允许查卷。4、体检考试报名师范定向类的考生,须按江西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有关工作的公告》(赣教师字〔2018〕6号)的需要体检。普高和高、中等职业院校录取新生,一般不需要体检。5、录取(一)招生计划普高招生计划由设区市依据当地教育资源和生源状况确定,报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备案。经省教育厅和海军招飞办批准,2018年海军航空实验班面向全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100名。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进步,各设区市要将优质普高的统招计划按高于70%的比率,依据生源状况合理均衡分配到地区内初中,制定并公布推行策略。严格实行普高招生政策。各普高学校需要依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分数线和怎么收费招收学生,不能超计划、降分数、超怎么收费违规招生,不能招收已经录取他校的学生。普高学校和学籍主管部门需要根据中招部门提供的录取库名单办理高中一年级新生学籍,不能为未报到的学生打造学籍。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职和高专招生计划和师范定向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编制下达。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实行自主招生,招生指导性计划,由学校依据办学条件报学校主管部门赞同后自主确定。未经省教育厅备案的专业,不能进行招生宣传和招生。(二)分数线1.普高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最低等级控制线,按招生学校的隶属关系,分别由县(市、区)中招委划定并报设区市中招委审批后公布。2.五年制高职和高专录取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最低等级控制线,由省中招委划定。3.师范定向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最低等级控制线,分设区市划定,不能低于当地普高录取计分科目总分的60%,最低等级控制线由各设区市参照划定,经省中招委审批后公布。(三)录取方法1.师范定向录取工作由省、市、县(区)中招部门一同组织进行。考试报名师范定向类的考生,要根据相关需求,签订《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协议书》。设区市负责对上线考生打造纸质档案,对拟录资格进行联审,并向社会公示。2.普高的录取由设区市和县(市)中招办组织推行,对于考生跨省或跨设区市录取的具体方法,各设区市应依据当地实质拟定有关规定。普高招生实行限时报到制,各地中招部门需准时公布各批次普高的报到期限。对已录取未按时报到的考生,视为自动舍弃录取资格,该类考生可参加下一批次普高录取或选择外设区市民办普高录取。3.五年制高职和高专的录取,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志愿、中考成绩录取,非师范定向类的五年制高职和高专院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4.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实行自主招生、注册录取。(1)普通中专招收参加了当年中考的考生,招生学校凭考生中考报名序号,在规定的录取批次内到省教育考试院办理注册录取手续;招收应届、历届初中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免试入学的学生,由招生学校负责审核确认学生的学历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注册录取手续。(2)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录取由设区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各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推行,对参加了我省当年中考且填报了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志愿的考生,由市、县(区)中招办负责录取,也可由招生学校组织生源,到当地教育局职成部门办理注册录取手续。各地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新生录取信息须于十月20近日分别报省教育考试院和省教育厅职成处。录取信息作为新生学籍注册信息的依据。(3)初中三年级下学期自愿分流进入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学生,在中职学校继续完成初中学业后,普通中专由省教育考试院注册录取,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由设区市教育局职成部门注册录取,由原就读学校发给初中毕业证书。5.高中转录生的录取。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方法〉的公告》(教职成〔2010〕7号)精神,普高在校生如需转入三年制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非师范专业就读的,普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凭学籍档案直接转入小学一年级跟班就读,小学二年级及小学三年级学生凭学籍档案转录应在校学习满2年。本省普高毕业生凭高中毕业证原件录取到三年制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非师范专业就读的学制为一年,且不能参加三校生高考考试。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凭学籍档案转录到普通中专不同专业参照普高办理。6.各高、中职院校严禁招收外省户籍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职员就读一年制中职,停止二年制高中转录师范类专业招生。7.本科高校不能招收各类形式的中职教育学生,不能招收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学生;高职院校停止招收初中毕业起点的三年制中职教育学生。(四)打折政策录取时对省级三好学生、出色学生干部和人民警察子女、军人子女、华侨子女、归侨及其子女、港澳同胞子女、台籍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和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按《江西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有关规定》中有关打折政策的具体规定实行。(五)规范招生1.采取属地管理、计划管理、学籍管理等招生工作管理手段,规范招生,促进教育事业健康进步。一是实行属地管理。未经省教育厅批准,各公办普高不能跨设区市招生。在设区市范围内,市直属公办普高跨县(市、区)招生,需要经设区市教育局批准。班额超越50人的一律不能批准跨区招生。经批准赞同跨区招收的学生毕业后回户籍或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考试报名。二是加大录取库管理。各市、县(区)中招部门要根据中招规定,严格录取库管理,未报到的学生不可以进入录取库,各公办普高违反规定跨市、县(区)招生、超计划招生、线下招生等违规行为招收的学生,不能进入录取库。各设区市普高录取库须于十月15近日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三是完善招生工作责任制。设区市教育局与辖区内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所属学校要逐级签订规范招生行为责任书,凡因为普高招生管理不善、手段不力而引发不安定原因的,有关设区市教育局要承担责任,同时要对有关学校进行查处。3.各级中招办在组织报名工作中,应需要学校充分尊重考生的考试报名志愿。严禁以直升为理由,限制本校初中毕业生考试报名他校的做法;严禁为追求升学率而剥夺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严禁以高中招生改革为名,擅自发布不真实招生广告,许诺学生可以提前录取等。对上述违规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严处置。4.各类学校需要严格实行省教育厅、省中招委拟定的招生政策、规定,诚信招生,规范招生行为。(六)录取顺序各类中等学校的录取顺序原则上按师范定向、普高、职业高中或职业中专、高职和高专、普通中专的顺序录取。6、中考中招改革实验区的考试与招生中考中招改革实验区的考试与招生,按教育部及江西教育厅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规范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拟定推行细节(策略)组织推行。高、中等职业院校面向中考改革实验区的招生,以考生的学业等级成绩、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和体育考试等级择优录取。7、严肃招生纪律,抵制不正之风各地要严格实行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六公开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进中招阳光工程,认真组织好招生录取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招生员工要严格遵守招生规定,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发布不真实的招生信息;严禁各招生学校为招揽生源进行有偿招生;严禁各级招生部门和学校以提供生源为由向招生学校索取成本。凡各级招生员工及考生舞弊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教育部令第33号)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置。有关中招的各种信息,将在江西教育考试院网站中招学考上予以公布。省、市、县(区)中招办均设有举报电话,省教育考试院举报电话为0791-86765508,86765507。江西教育考试院2018年3月